●   当前位置:农历网 > 起名大全 > 宝宝起名 >
姓腾的历史名人有哪些
(日 期:2017-03-08 12:14:07  作者:feifeng  )

滕姓虽然在历史长河中默默无闻,没有显赫的历史名人,但一直单一地传递着。到北宋时,在南方的俚人中出现了滕姓。到清朝时期,北方的蒙古姓纪勒格勒德氏、特梭估斯氏都改汉姓滕。当今湖南地区多滕姓与北宋时南蛮的血液融入有关。下面小编来盘点历史上姓腾的名人。

 

 

姓腾的历史名人有哪些

 

古代腾姓历史名人

 

滕 抚:字叔辅,北海剧人,汉朝顺帝的大将。初仕州郡,稍迁为涿令,有文武才用。太守以其能,委任郡职,兼领六县。风政修明,流爱于人,在事七年,道不拾遗。滕抚性方直,不交权势,宦官怀忿。及论功当封,太尉胡广时录尚书事,承旨奏黜抚,天下怨之。卒于家。


滕 胄:汉顺帝时著名文人,北海郡剧县(今山东省昌乐县)人,滕胤之父。博学善属文,孙权待以宾礼,每有军政书疏,常托滕胄修饰润色。曾任京兆尹,但不幸早卒。


滕 耽:汉顺帝时北海郡剧县(今山东省昌乐县)人,滕胤之伯父。仕吴为右马司,为人宽厚,亦短命。


滕 胤:字承嗣,三国·吴北海郡剧县(今山东省昌乐县)人。滕胤少时有节操,刚成年就娶公主为妻。孙权称王之后,滕胤被封都亭侯。后来历任丹杨太守、吴郡太守和会稽太守。孙亮继位之后,滕胤出任太常、卫将军。


滕 延:字伯行,东汉时北海人,后来曾任京兆尹,有政绩,世人称之为长者。官至济北相,因处死数十人,把尸体堆放在交通要道。侯览、段大怒,将此事报告桓帝,滕延被处以滥杀无辜之罪,送到廷尉审理,免去官职。


滕 修:晋代名将。字显先,南阳人。初仕吴为将帅,历官广州刺史。武帝时任安南将军,广州牧。封武当侯。在南积年,为边民所附。


滕文公:战国时滕国的贤君,名宏,当时世称元公,他与孟子是同时代人。据《孟子注疏》记载,汉代赵岐考证古纪《世本》注:滕国有考公麋,其子元公宏,后世避讳改考公为定公,以元出行文德故谓之文公。学者赵岐考证文公名宏,文公的父亲名麋,有关滕文公的言论事迹多集中在《孟子·滕文公》上下篇里,《汉书·艺文》载《孟子》十一篇,今有七篇传世。另有世传《孟子外传》四篇,因古本失传,今有明代人收集整理的传世本。清版《滕县志》载有《滕文公庙碑》,是依据历代文献考证写成刻之于碑的。滕文公在做世子时就非常注重治国之道,认真寻求强国富民之策。他奉命出使楚国时,得知孟子在宋国,回国时途经宋国,曾两次向孟子请教治国的道理。


滕昙恭:梁代孝子。传说五岁时,他的母亲患了热病,想吃西瓜,滕昙恭所住的地方不产西瓜,急得他大哭不止,忽然不知从何方来了一个和尚,送给他一个西瓜,他拿回家去给母亲吃了,一时传为美谈。


滕昌佑:五代十国时候的画家。他生长在江南鱼米乡的吴郡,所以性情温和,善于画花鸟蝴蝶知了小虫等,又爱画鹅鸭,其中尤以鹅为著名。继承唐代尚华丽之风,画鹅都配以牡丹或芙蓉等花卉。


滕宗谅:字子京,北宋诗人,即是宋代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中提到的那个“滕子京”,与范仲淹是同科进士。与梅尧臣(字圣俞)在池州(现安徽省贵池市)西南牌楼镇大王洞赋诗唱和而名传千古。


滕茂实:字秀颖,东门外滕(陈)宅街人,北宋政和八年登进士第。靖康元年,茂实以工部员外郎假工部侍郎身份与副佥书路允迪奉命出使金国,和议割据三镇太原。金之西路军到太原城下,遭宋军抵抗,金主迁怒,将茂实二人及随从囚于云中郡,令茂实换上金国服装,投降称臣,茂实坚拒不受。他具冠帻(整好衣冠)拜伏号泣,请求随行,却不为金人所许,最终忧愤成疾而卒;其弟滕祺及族人滕承,也同时被金人所掳,却是坚贞不屈。此时,金之东路军一路南下攻克开封,掳掠徽宗、钦宗父子,北宋宣告灭亡,历史称为“靖康之耻”。

 

近现代腾姓历史名人

 

滕海清中将
滕海清(1909-1997),安徽省金寨县人。1929年参加游击队。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。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任红四方面军第11师33团班长,第32团副连长、连长,四川巴中游击队营长,红四方面军第33团营政治教导员,第10师28团政治委员。参加了长征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教导大队大队长,新四军游击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兼政治委员,游击支队第二团团长,八路军第四纵队五旅旅长,新四军第4师11旅、9旅旅长。
解放战争时期,任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师长兼政治委员,第13纵队副司令员,第2纵队司令员,第三野战军21军军长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兵团军长兼政治委员,军事学院高级系副主任,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,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,济南军区副司令员。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。
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。荣获二级八一勋章、一级独立自由勋章、一级解放勋章。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。1997年10月26日因病在北京逝世,终年88岁。

 

滕国栋烈士
滕国栋(1902-1936.7.13),壮族,广西省恩隆(今田东)县林逢乡人。1923年考入百色省立第五中学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大革命时期,1925年从百色省立第五中学读书期间,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,积极参加了百色学生联合会领导的爱国运动,后因家境贫穷辍学回家,投身于右江农民运动。1926年积极参加宣传和组织农协会活动,成为林逢农民运动的重要骨干,建立农民协会和农民武装。8月任恩隆县农民自卫军大队大队长,领导农军开展打土豪劣绅,反对贪官污吏的斗争。1927年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在田东北部山区从事革命活动,任“广西临时军政委员会”委员。7月任右江农民自卫军第二路副总指挥,率领农军主力坚持七里山区的武装斗争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8年2月与黄绍谦、黄永达等指挥向都、思林、恩隆三县农军500多人枪摧毁向都县江城乡黄规宝的团务分局武装。随后农军遭到敌人残酷“围剿”,率领所部撤回恩隆七里山区与敌周旋,继续坚持斗争。1928年春,指挥农军近1000人在那驮等地打破黄明远营的“围剿”。1929年9月与滕德甫、刘伟谋等在县城召开了恩隆县第二次农民代表大会,被选为县农会执委兼农军大队长。10月率领农民参加恩隆起义,调集恩隆农军主力配合广西警备第四大队,一举围歼反动的广西警备第三大队驻恩隆的武装,获枪300多支。12月参加百色起义,当选为中共右江特委委员,并任恩隆县赤卫军大队长。1930年11月,红7军主力北上江西后,留在右江根据地坚持斗争,任中国工农红军红7军21师62团团长,率领62团和恩隆、思林、果德、向都赤卫军英勇作战,坚持右江两岸地区的游击战争,表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。1932年4月任中共右江下游委员会常委、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主席等职。开展反蒋抗日斗争,决定将红军游击队番号改为右江下游赤色游击队第一、二联队,加强整顿,恢复了农村游击区。
1936年7月13日,与陆浩仁等到果德县果化乡六孔村检查布置工作时,不幸被叛徒杀害,牺牲时34岁。

 

滕久寿烈士
滕久寿(1899-1932.1.28),贵州省都江县(今三都水族自治县)人。在家乡读书时,为人正义,刚直不阿。当地土豪劣绅对他都很敬畏。
民主革命时期,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,对学习精益求精。1919年毕业后,历任黔军排、连、营、团长等职务。在军事上很有才干,也极有抱负,对当时贵州军阀争权夺利、互相倾轧等现象非常不满。孙中山改组国民党,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,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,建立了国民革命军,非常高兴,感到报国有门。
大革命时期,1926年离开贵州到广州,投奔国民革命军,先后任中央军校潮州分校教官、潮州警备司令部参谋处长、国民革命军第17军2师及第10军29师参谋长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9年调任第19路军吴淞要塞司令部参谋长。1932年1月28日夜,日本侵略军向上海闸北阵地发起了全线攻击,狂称“4小时占领上海”、“3个月占领支那”。但驻守上海的国民革命军第19路军官兵和上海人民同仇敌忾,奋勇抵抗。登上炮台,率领全体炮兵用炮火配合友军作战,屡次击败日军的凶猛进攻。开战后的第7天上午10时左右,敌舰13艘、飞机24架,向要塞炮台轮番轰击,炮战之激烈为开战以来所未有,吴淞全镇烟尘弥漫,几乎成火海,炮台内到处是弹坑。此时他巍然坚守阵地,指挥炮兵奋力还击。突然敌弹片击中左膀,鲜血染红了衣服。随身警卫请他暂时退避一下,却坚决地说:“我辈军人,负有保国卫民之责,速还炮杀敌……”话未说完,又被敌弹片击中胸膛,倒在血泊中壮烈殉国,牺牲时33岁。

 

滕国荣烈士
滕国荣(1900-1937.7),江西省横峰县人。1925年7月参加进步团体岑阳学会。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大革命时期,1926年与黄道等建立中共横峰县支部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7年12月参加弋横农民武装暴动。1928年6月出席了横峰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,当选为中共横峰县委委员。同月率农民军配合邵式平指挥的工农革命军取得金鸡山大捷。1930年参加攻打铅山河口镇的战斗。同年8月任赣东北特区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。1932年12月当选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团成员。1933年初任中共闽浙赣省委党校校长。同年12月任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政治保卫局局长。1935年2月当选为中共闽浙赣省委委员。6月组织成立中共江南特委,开辟以高山地区为中心的贵秋东游击根据地。7月任中共赣东北特委副书记。同年秋任中共皖赣特委书记。1936年4月当选为中共皖浙赣省委委员,兼任省委宣传部部长。1937年7月在皖浙边界被敌包围,在突围时拉响绑在身上的手榴弹,与敌同归于尽,牺牲时37岁。
滕德甫烈士
滕德甫(1900-1930.3),广西省恩隆(今田东)县人。出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小官吏家庭。少年时,在林逢乡明德小学读书。1923年考入百色省立第五中学,受到革命思想影响。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大革命时期,1925年末,从百色省立第五中学毕业回家当小学教员,积极联络滕国栋等进步青年进行革命活动。1926年秋,当选为中共林逢乡党支部书记,领导成立恩隆县农民协会,并任执委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7年8月,参加领导恩隆县农民暴动。1929年任中共恩隆县委书记、恩隆县工农民主政府主席。1930年3月,在林逢乡利村与敌作战中,为掩护群众撤离,壮烈牺牲,时年30岁。

 

滕久明副书记
滕久明(1944.1-——),苗族,祖籍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坡村人(第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滕代远之子),出生于贵州省松桃县。中央党校研究生,高级政工师,196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66年9月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参加工作。
先后在解放军0023部队劳动锻炼,重庆市第96中学任人保干事,中共重庆市第96中学党支部委员、教导主任、共青团总支书记;1973年5月后任中共重庆市大渡口区团委书记,区委、区革命委员会办公室主任;1979年2月后任大渡口区革委会副主任,中共大渡口区委副书记、副区长;1982年8月后任中共大渡口区委代书记、书记(其间:1983年9月至1985年7月在中央党校培训部培训班学习);1985年8月后任中共重庆市北碚区委副书记、书记;1987年4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、秘书长,1988年8月兼中共市级机关党工委书记;1988年12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、秘书长、宣传部部长;1993年4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;1997年6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常委,并先后任中共市委宣传部部长、秘书长、办公厅主任、市直机关党工委书记(兼);2001年6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、秘书长、办公厅主任兼市直机关党工委书记。2002年5月任中共重庆市委副书记、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,重庆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
滕文生主任
滕文生(1940.10-——),湖南省常宁县人。1964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后参加工作。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1964年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毕业后,在马列研究院工作。1965年11月在《红旗》(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刊物)杂志社工作。1975年后,先后在人民出版社,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工作。1979年8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政策研究室工作。1980年5月后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副研究员、研究员,理论组副组长、组长。1983年11月任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宣传组组长。1987年10月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秘书长。1989年10月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。1997年8月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。2002年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。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、第十六届中央委员。
著有《向历史和现实的实践学习》、《答读者问─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哪些方面发展了毛泽东思想》等。

 

滕藤副主任
滕藤(1930.4-——),江苏省江阴县人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,清华大学兼职教授、核化工学家,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。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抗日战争时期,小学教育因受抗战影响,学习不正规,曾从母学中国古文词。1940年考入重庆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学习。
解放战争时期,1946年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学习。1948年从事学生运动,担任党的外围组织民主青年同盟化工系分部负责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,留校任教(长达33年),并担任校共青团委书记。1952年底蒋南翔任清华任校长,为适应当时革命和建设形势需要,滕藤提出了建立学生政治辅导员制度,在党委书记袁永熙、何东昌领导下,负责选拔了第一批政治辅导员,建立了学校政治辅导员制度。以后历任清华大学讲师、副教授、教授、研究生院院长,清华大学副校长。1957年至1959年赴前苏联列宁格勒工艺学院进修。1985年开始,历任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(今科学技术部)副主任、中共国家科委党组副书记,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中国科学院副院长,1987年1月历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,国家教育委员会(今教育部)副主任、中共国家教委党组副书记,中国科学院副院长、中共中科院党组副书记等职。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,清华大学兼职教授,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长,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顾问。1993年被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、常务委会委员、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。1998年再次当选到2003年2月任满。
担任过的国际组织职务有:1989年至1991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委员,1991年至1993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主席,1995年至1997年为亚洲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。多年来主要从事核化学与化工、湿法冶金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,60年代为发展我国的核化工事业做出过重要贡献,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。80年代在溶液理论、萃取过程热力学以及动力学的研究中取得较好成果,荣获全国科技大会奖,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奖多次。主编和出版专著10余部,在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数百篇,涉及生态经济、能源政策、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,主要代表作包括《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》(上下卷,经济管理出版社,2001年1月)、《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展望》(联合国教科文组织,2002年)、《滕藤文集》等。

 

滕一龙副主席
滕一龙(1948.2-——),江苏省东台县溱东镇人。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工程系工业管理工程专业毕业。1969年2月参加工作。1972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大专学历,二级**官。
1964年9有在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内燃机及电力装置专业学习。1969年2月后,历任洛阳407厂技术员,江津405厂生产科、劳资科工人、技术员、干部。1973年9月任江津405厂共青团委书记。1975年1月任四川永川416厂地区工作组组长,7月任中共国营405厂党委副书记。1977年4月任四川省第六机械工业局副局长。1978年11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机械工业部学大庆办公室副局长。1979年10月任四川省第六机械工业局副局长兼中共405厂副书记。1981年9月到上海交大工业管理工程系工业管理工程专业学习。1983年8月任中共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党委副书记,国家第六工业部第六工业局(驻重庆市)党委副书记、副局长。1985年2月任中共上海江南造船厂党委副书记。1988年2月任中共上海江南造船厂党委书记。1991年10月任中共上海船舶工业公司党委书记。1992年9任上海市总工会主席、中共上海市总工会书记。1993年10月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。1998年2月任中共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、院长、审判委员会委员。

 

滕卫平副省长
滕卫平(1952.11-——),浙江省温岭县人。1970年8月参加工作,1991年6月加入中国致公党。1976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疗系,研究生学历,教授,博士生导师。
1973年9月至1976年12月,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五十九期医疗系内科内分泌学专业学习,1977年1月至1978年8月,在盘锦地区人民医院内科工作,1978年9 月至1981年8月,在中国医科大学内分泌专业参加研究生学习,1981年9月后,在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工作,历任主治医师、讲师,副主任医师、副教授,主任医师、教授。1988 年8月至1990年6月,在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医学院做访问学者;1994年8月至1995年3月,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临床医学院做高级访问学者;1995年6月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,1997年8月任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;2002年4月任中国医科大学校长。2003年1月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。是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、到致公党辽宁省委员会主任委员、致公党沈阳市委主委,第九届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。

 

滕代远部长
滕代远(1904.11.2-1974.12.1),苗族,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岩门镇玳瑁坡村人。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。在家乡读过私塾、小学、国语讲习班,当过小学教师。1923年考取了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。1924年10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,1925年10月由团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。是平江起义的主要领导者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主要领导人之一,功勋卓著的杰出革命家。
大革命时期,1924年任常德湖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学生会和常德学联组织部长,青年团常德地委委员、总务主任。由于参加革命斗争,与粟裕等39人被开除学籍。经党组织安排,到长沙近郊区菜农中做农运工作,迎接北伐军入湘。1926年后历任共青团平江县委书记、湖南省农民协会委员长、中共湘东特委书记兼醴陵县委书记、湘鄂赣边特委书记等职,从事青年运动、农民运动和兵运工作。
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1928年7月与彭德怀、黄公略等参与和领导平江起义,任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党代表兼第13师党代表。12月与彭德怀率部到井冈山与朱毛红军会师。1930年后历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,红一方面军副总政治委员、中央军委武装动员部部长等职。参加了保卫井冈山的斗争和中央苏区历次反“围剿”,曾获二等红星奖章。1934年7月被中共中央派赴前苏联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。后入苏联红军陆军大学、列宁学院学习。1937年春回国到新疆,与陈云组织接应西路军余部进入迪化。
抗日战争时期,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,主持八路军新疆办事处工作。1938年1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参谋长、中共中央北方局常委,参与组织领导敌后游击战争。后奉命去晋西北地区统一指挥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进攻,巩固和发展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。1940年5月调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兼副政治委员,培训了大批军政干部。1942年8月起,任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(八路军)前方总指挥部参谋长,参与指挥部队反击日军“扫荡”和“蚕食”。1944年与副参谋长杨立三提出开展增产节约的“滕杨方案”,在机关部队推行,为战胜严重困难,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任晋冀鲁豫军区副司令员,参与指挥上党、邯郸战役。
解放战争时期,1945年12月以顾问的名义,在北平协助叶剑英参加军事调处执行部工作,并根据中央军委电令,以八路军参谋长的名义,在北平设立八路军办事处(对外称为滕公馆)。后被派往重庆、南京,协助周恩来与国民党代表进行谈判。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,参与指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内线进行反攻作战,领导人民武装建设,并指导军工生产。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华北局委员、华北军区副司令员,11月任中央军委铁道部部长,后兼任铁道兵团司令员、政治委员,喊出了“解放军打到哪里,铁路就修到哪里”的战斗口号。领导军民恢复铁路交通,为保障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、为铁道兵的创建和人民铁道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著贡献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任政务院政务委员,财经委员会委员,国防委员会委员,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任铁道部部长、中共铁道部党委书记,在抗美援朝战争中,从祖国东北延伸到朝鲜境内的铁道线,成为一条打不断、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,为打败侵略者作出了重大贡献。是第一、二、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,中国共产党第七届至第十届中央委员。
1974年12月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,终年70岁。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,为新中国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。